258小说网

11.第 11 章

李傕被人从地上抬了起来。

他在船底站了不知道多少日,腰疼得完全直不起来,哪里还能坐得住,只能瘫在凳子上,两眼横斜打量起四周。

模糊的视线渐渐收拢,李榷看见自己处于一屋室内,几根长烛照得满室通明。他身旁没有别的囚犯,只他一人,除开靠近他说话的二人,另有两个腰悬配剑站在角落的男子,李榷猜测最后说话之人是面前着墨绿袍衫看着他的人。

此人通身没有配饰,李榷长于市井,最好通过衣着推断其人出身,墨衣男子虽不漏分毫,但他眼神沉凝,仿佛能洞穿人心,即便男子此刻一言不发,周围人却都在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。

这是手握重权之人才有的威仪。

实在辨不清他们的身份,李傕哆哆嗦嗦开口道:“你们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?”

谢闻上下扫视了他一眼,说:“你可知光宗尧庆年间所用铜钱叫什么?”

李榷一愣,呛咳了两声,说:“尧元重宝。”

谢闻将两枚铜币拿在手中,分别以左右手捏和,问:“哪一枚是尧元重宝?”

他话音未落时,李榷便已变了脸色,待他问完话,李榷偏垂下头,好似体力不支。

谢闻对身后的德庆交代道:“叫黄笤进来。”

过不一会儿,德庆带着一个拎着木箱子的人进了屋子,后者甫一打开箱子,李榷便惨叫一声,说:“我说,我说,我都说……”

德庆瞪了他一眼说:“省着点力气。”说完将他从椅子上扛起,好似放一摊猪肉似的将他放到了一旁的榻上。

那箱子盖上挂着一排粗细大小不一的金针,在烛火映照之下有几分可怖,李榷以为这是要对他刑讯逼供,嘴里开始念念有词:“我……我只是跟着同乡,他说那地方赚钱,我也不知他们是做什么的,但我缺钱啊,大人,大人,您是大人,大人不记小人过……我跑了,我待了几天就跑了……我看见他们在做什么,我知道这赚再多钱也是要杀头的,不是官府来杀头,就是那帮人杀头,我吓得赶紧跑了……”

李榷说着说着,黄笤手夹两枚金针,分别扎进他的内关穴和神门穴,此二穴稍缓心神,李榷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。

黄笤扒开他的眼皮观察了一会儿,又抽出两针,寻到李榷颈部正中的天突穴扎下,随后在肺俞穴施诊,这两针下去,李榷突然翻了个身,口中喷出一股腥水。

“人呛水后容易肺气上逆,反而将水都淤堵在肺里,吐出来就无大碍了。”黄笤对谢闻说。

谢闻颔首道:“我曾见有人溺水,救起后不到两日却猝然离世。”

“确有这样的案例。”黄笤说:“不过这一路你们都是按我的吩咐将他头朝下带回来的,他方才吐出来的便是肺里最后的积水了。”

李榷听他二人所言,才知谢闻是要救自己的命,但这一口水吐出,他已然浑身脱力,再说不出一句话。

谢闻睨他一眼,对身后持剑二人道:“看好他。”

他和德庆、黄笤离开了里屋,原来里屋的窗扇皆被衾被所盖,给人一种入夜之感,其实已是巳时,只不过天空阴沉,不时便会下几刻钟的雨。

“郎君,不抓紧问话吗?”德庆低声问。

“此人脉象极虚,几乎是吊着一口气。”黄笤道:“若要问话,起码还需调养三日。”

谢闻回身看了一眼黄笤,说:“一日,我只给你一日时间。”

三个月前,尚在汴京的谢闻接到密报,说柳州铸钱监盗取官铜、私铸铜钱有数年之久。他领皇命为常平司提举,此司职可征收矿税,于是他初到广右便查阅了此地近五年的矿税。

单看那账册,谢闻并未觉出其中有什么不对劲,即便是动过手脚,只要盘查过矿户,便能对本地的矿量心中有数,且广南西路并非产铜重地。

大兆初年,铜料稀缺,钱比物贵,但随着天下渐安,矿利寖兴。广南西路的贺州产锡最盛,有着“八步响锡”的美名,锡乃铸钱不可阙之物,朝廷也曾以夹锡钱来填补铜钱的需求,因此在贺州以西的柳州设立了铸钱监,铜料由他州调用。

显宗年间,民间突然出现了不少私铸的尧元重宝。此钱币含铜量极低,制作时掺入了铅锡沙泥,表面粗粝不堪,极易断裂,被戏称为“沙毛钱”。起初,沙毛钱在江南路被发现,此等劣币使得江南东西两路米价飞涨,险些酿成当地民乱的大祸。

当时,江南东路恰有饶州这样的铜矿富足之地,显宗遂命人查处当地的铸钱监,并颁布禁令禁止流通沙毛钱,但私铸铜钱往往与官铸铜钱混用,屡禁不止,后来甚至在广南东路、荆湖域内乃至淮南地区皆发现了沙毛钱。

新帝上位后,命人暗中调查前朝未尽的沙毛钱案。谢闻离京前,孙向愚曾嘱咐他道:“沙毛钱一事可大可小。就这么一枚小小的铜钱,涉及盐铁三司、提举坑冶司、转运使司以及各地监场,你说,这其中哪一处不是由皇亲贵胄把持着?以你一人之力,岂能撬动这么多座大山?”

谢闻听罢,只沉默着点了点头,但孙向愚许是太了解他这个徒弟,最终长叹了一口气道:“你的脾气,也是该磋磨一下了。”

谢闻道:“老师,陛下修常平法以助民,稻改以后,春、秋两贷虽纳利极少,但皆需以钱还贷,若百姓所还之钱中混入那沙毛钱……”

见师父端着茶盏不语,谢闻稍低了低头,说:“老师您也曾教导我,不遇盘根错节,何以别利器乎?陛下既然派我去查此事,便是要我一查到底罢。”

孙向愚重重放下茶盏道:“莫要打草惊蛇。”

由此,趁着雨势瓢泼,各州颓乱之际,谢闻带着亲随从静江府南下。

谢闻心里清楚,自他踏出静江府衙的大门,各州府便会接到线报。那封递入京里的密报虽意指柳州铸钱监便是私铸沙毛钱的主谋,但他却觉得似有人刻意引他前去探查。

仅从铜料上来看便疑点重重。

广右产铜极少,即便是要铸沙毛钱这样含铜量极低的钱币,也需额外的铜料。然而,无论是漕运还是矿税,谢闻查阅以后并未发觉官铜的数量核对不上。

不过那日,亲随何昉的一番话却给他辟了一条路。当时,何昉被唤进屋内点灯,发现昨日的油灯里尚有许多灯油,说:“这省油灯在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258xs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