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析从赋役合并、折银征收、按亩计税和官收官解四方面,详细讲述了一条鞭法的具体内容。
在涉及到自己的擅长领域时,闻析滔滔不绝。
鞭辟入里的讲述,让人在不自觉之下,忘却了他作为太监的出身,而以为他是知识渊博,为国为民的世家大儒。
但即便是那些号称才学满天下的大儒,怕是也无法给出如何详尽的疏策。
土地兼并问题,是裴玄琰在登基之前,甚至还是晋王世子的时候,便早已觉察出,王朝存在的问题。
尤其是在承光帝登基之后,承光帝只知贪图享乐,对底下的贪污腐败丝毫不管。
以至于土地问题愈演愈烈,而伴随着土地兼并一起的,则是底下的人富得流油,而朝廷却总是收不上税,国库屡屡告急。
王朝岌岌可危,裴玄琰登基后,虽然通过一年的时间,推行了不少新政,但还是无法改变土地兼并的现状。
而一条鞭法就是冲着土地兼并的,最本质的问题去的。
若是能顺利推行,必然是利国利民的大举。
裴玄琰的视线,一直追随着滔滔不绝的闻析。
他忽而觉着,自己的动作还是太慢了些。
若是当初一登基,便发现了闻析这么个奇才,他的新政推行何愁如此的艰难?
但随之,他心里有产生一种不太爽的情绪。
闻析先前是在小太子的身边伺候,这小小的废太子,眼光倒是毒辣,一下就挑中了可用之才。
倘若不是承光帝过于自负,御驾亲征,以至于全军覆没被俘,这皇位也轮不到他一个远在荆州的藩王来坐。
那么小太子便会一路顺顺利利的,在承光帝驾崩后登基,闻析辅佐的对象,便是小太子,而不是靠以不正规途径,抢来皇位的他。
裴玄琰越想心里觉得越不爽,越觉得实在是便宜在冷宫囚禁的那个废太子,越觉着那废太子是个大隐患,该处之而后快才是。
“陛下?”
闻析都说完了,却见裴玄琰似乎是在出神的想什么,而且脸色还越来越阴冷。
以为是自己说的一条鞭法有什么地方让新帝觉着不满,闻析试探着唤了声。
裴玄琰回神,面色又恢复如常。
“诸位爱卿以为如何?”
以许方信为首的几位朝臣,都对此赞不绝口。
“只是陛下,一条鞭法虽是利国利民,且能有效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良策,可土地兼并问题存在良久。”
“各州县皆是被乡绅富户所垄断,而这些富绅更是与官府往来密切,两者利益相绑,若是要顺利将此良策在地方推行,怕是会有不小阻力。”
另外一人也说:“而且不止是州县的官府,据微臣所知,朝中的不少要员,名下亦是占有不少土地,且有许多是不曾上报过的。”
“若是推行一条鞭法,内阁怕是会第一个跳出来不赞成,这恐是不利于政策的推行呀。”
就拿内阁辅佐过三代帝王的范阁老而言,范家在京师根深蒂固,乃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之一。
其名下兼并的土地,更是数不胜数。
哪怕范阁老是清流派的领袖,但该占的土地,范家是一个也没少占。
再拿卢太后的娘家举例。
卢家本便是四大家族之一,其影响力可追溯到前朝,其强占的土地能排得上前几。
而卢太后的父亲卢敦阳亦是官拜文渊阁大学士,虽然地位已经不如承光帝在位时期的重用。
但作为旧党一派,即便是裴玄琰这样疑心重的新帝,一时也无法将其一并清算了。
当然,裴玄琰还留着卢敦阳,除了卢家世代在京师积攒下的名声之外,更重要的,还是为了朝堂的制衡。
如今朝堂上,帝党、清流党、旧党,以及新党,四方势力交横,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。
而一旦施行一条鞭法,怕是清流党就会和旧党联手,竭力反对。
这个现实问题不仅是针对一条鞭法,更是裴玄琰此前针对土地兼并问题,施行的一系列举措,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。
不过裴玄琰对此倒并不急,“朕培养帝党也近一年,薛翰文也该给朕回报了。”
裴玄琰一手扶持薛翰文入内阁,成为内阁次辅,与范阁老和卢敦阳形成三角制衡。
一手培养新党,主推新政,实现他富国强兵的抱负。
如今帝党和新党的羽翼逐渐丰满,尤其是薛翰文,已经有足够的实力,可以和另外两派对抗。
裴玄琰选中薛翰文最主要的一个原因,就是薛翰文先前是寒门出身,在京师毫无根基。
后来因为他的女儿,救了裴玄琰一命,被当时的晋王看中,招入王府成为幕僚。
后来晋王去了荆州就藩,薛翰文也跟着去了荆州,因此薛家在京师毫无根基,自然也就牵扯不到土地兼并的问题。
和自己的利益不挂钩,同时还能沉重的打击另外两派的势力,这种事薛翰文自然是乐意,并且会尽心尽力的去做了。
闻析没想到,裴玄琰那么早就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,并且在登基之后就已经在布局。
帝党和新党联手,虽然不如清流党和旧党在京师的根深蒂固,但他们有一个王牌,那就是新帝的支持。
这倒是给一条鞭法的推行,开了个好头,至少阻力会少一半。
闻析这才又道:“若是陛下怕前期阻力会太大,奴才倒是还有一计。”
裴玄琰抬手示意他往下说,视线一瞬不瞬的落在他的身上。
他不由得想,这小太监,又能给他带来什么惊喜呢?
他鲜少会对人,有一种源源不断的兴趣感。
“前段日子,陛下不是才处置了平县的一众官员吗?平县官府空缺众多,新的官员还未补上,而那些乡绅富户若是没了官府的支持,气候将会大大减半。”
“奴才以为,可以平县作为试点,选拔支持新政的官员赴任,如此没了官府的支持,新政推行或可更为顺利。”
裴玄琰也一时没想到平县。
而无疑,平县是最好的试点。
恰好先前的官员落马,新的官员接替上去,只要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【www.258xs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