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会散场,方才还略显喧闹的街道旁立时只剩零星光影。
端阳公主立在庄重而又华贵的马车旁静候。
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,才见高勉不急不徐的迈着步子过来。
端阳没好气的撇了他一眼,这便要动身上马车。
若非父皇卧病在床,母后被迫在外祈福,她定是要将高勉从高台上拉下来的。
区区宫女所出的杂种,竟能对她颐指气使!
“端阳。”太子的声音低沉响起,带着一种不寒而栗的平静。
“皇...皇兄?”
若非有心注意,端阳都没发觉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短暂的沉默,比任何斥责都更令人窒息。
“你的小把戏,”太子的声音依旧平稳,却字字如冰锥,“孤今日,可以当作是小孩子不懂事。”
灯会上赵益的一举一动均在端阳的监控之下,更遑论那红色骑装女子与郑厘身侧婢女的冲突,她一眼就认了出来,那分明是赵益身旁的侍卫剑风。
在宫中浸淫这般久,她又怎看不出高勉的心思。故而她本以为略施小计引高勉瞧见赵益同郑厘的私会,好来上一个坐收渔翁之利。
没成想,还是被瞧了出来。
他顿了顿,那停顿在黑暗中被无限拉长,充满了无形的压力。
“但孤的耐心,也有限度。”最后几个字,轻飘飘落下,却重若千钧,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和冰冷的杀机。
端阳公主似乎连呼吸都屏住了,再无半点声息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端午的喧嚣与龙舟河畔的私密誓言,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,涟漪尚未平复,便被一股更猛烈、更血腥的飓风骤然撕裂。
京城仲夏的午后,原本带着慵懒的燥热。卫国公府内,郑厘正对着窗前一盆新开的茉莉出神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发间那支温润的白玉如意簪,唇角不自觉地漾起一丝清浅笑意。
那夜龙舟阴影下的誓言,如同甘泉,滋润着她被府上束缚的心田,也带来了对未来隐秘的期盼。
骤然间,一阵急促得令人心悸的马蹄声由远及近,如同密集的鼓点,狠狠敲碎了京城的平静!那马蹄声带着风尘仆仆的煞气,一路狂奔,直冲皇宫方向。
“八百里加急!边关军报——!!!”
嘶哑而凄厉的吼声,如同惊雷般在长街上炸响,瞬间驱散了所有的安逸与闲适。
消息如同瘟疫般飞速蔓延:突厥可汗撕毁和约,以“大齐无信,拒嫁公主,羞辱突厥”为名,集结数万铁骑,悍然南下!边关数座烽燧燃起冲天狼烟,守军浴血抵抗,损失惨重,告急文书雪片般飞来!
霎时间,整个京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。街头巷尾议论纷纷,人心惶惶。
无数奏折连同百姓的流言四起,直指如今尚在后宫中安逸的端阳公主。
消息传入后宫时,端阳公主正在殿中,由宫女伺候着试戴一套新得的东珠头面。
“待下次宫宴时,殿下若是戴这一套头面,谁还去看旁的世家女眷。”
镜中人容色娇艳,珠光宝气。
“公主,不好了!”一小宦官脸色惨白,连滚带爬地冲进来,声音抖得不成样子,“突厥…突厥人打进来了!说…说是因和亲不成,要…要讨个说法!”
“什么?!”端阳公主手一抖,价值连城的东珠步摇“啪”地摔落在地,碎玉飞溅。她猛地站起身,脸上血色尽褪,尖声道:“胡说八道!本宫…本宫何时说不和亲了?是…是皇兄没定好人选!关本宫何事!”
“不对,皇兄已然定好人选了,分明这两日就要替本宫和亲啊!”
她语无伦次,什么仪态万千,公主的矜贵统统不顾了,只一昧的颤着声急于撇清责任。
“可是…可是突厥人咬定是公主您…您拒嫁啊!”宫女哭丧着脸。
“混账!他们敢污蔑本宫?!”端阳公主气急败坏,胸脯剧烈起伏,一股邪火无处发泄。她猛地抓起手边一个粉彩瓷瓶,狠狠砸向报信的宦官!“废物!都是废物!滚!给本宫滚出去!”
瓷瓶擦着小宦官的额角飞过,砸在柱子上粉碎。
后者吓得魂飞魄散,连滚爬出殿外。
端阳尤不解恨,将梳妆台上的胭脂水粉、珠宝首饰一股脑扫落在地,稀里哗啦碎了一地。她如同困兽般在殿内踱步,华丽的宫装下是抑制不住的颤抖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翌日,宣政殿。气氛凝重如铁。
监国太子高勉端坐,面色沉冷。主和派老臣颤声重提和亲之议:“…速选贤德贵女,备礼议和,平息干戈…”
“荒谬!”赵益一步踏出,声如雷霆!玄服衬得他眉目如刀,怒火在眼中燃烧。“突厥本性如同豺狼,如今以荒谬的借口撕约犯境!尔等不思抗敌,竟欲再献世家贵女,便如同割肉饲虎,实乃懦夫所为!”
高勉坐在高位上静静的听着。
如今国力衰微,外有群狼环伺,内有世家大族渐起异心,内忧外患实在是叫他有心无力。他又何尝不想派贵女前去和亲?
只不过和亲的一切事宜都已备好,只待寻个良辰吉日将人送过去,没成想突厥立时撕毁契约,寻了个莫须有的由头来犯。
这便是无论如何都要开战了。
方才赵益所言,听得武将们热血沸腾。
“臣,赵益,请战!愿提三尺剑,率大齐儿郎,驱逐胡虏,不破突厥,誓不还朝!”
太子高勉眼底掠过一丝得色。时机正好。
“赵卿忠勇,实乃栋梁!”太子声音威仪,“突厥之仇,不共戴天!和亲之议,断不可行!”
他先定基调,随即看向赵益,赞许道:“准卿所奏!授征北先锋将军,赐天子剑,率左骁卫精骑三千,兼领沿途州府兵马,火速驰援北庭!望卿扬我国威,凯旋而归!”
恩宠备至,群臣称颂。赵益叩首领命。
太子话锋一转,倾身低语,声音清晰如冰针:“赵卿此去,当以国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【www.258xs.cc】